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态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态总体拒绝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全國土壤點位超標率爲16.1%
南方汙染重于北方,表層土壤镉含量增加明顯
根據國務院決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調查的範圍是除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外的陸地國土,調查點位覆蓋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使用地和建設用地,實際調查面積約630萬平方公裏。
本次調查中選擇確定汙染物的原則:一是影響農作物産量和品質的汙染物;二是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汙染物。調查采用統一的方法、標准,基本掌握了全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
調查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拒绝樂觀,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爲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汙染點位比例分別爲11.2%、2.3%、1.5%和1.1%。從土地使用類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分別爲19.4%、10.0%、10.4%。從汙染類型看,以無機型爲主,有機型次之,複合型汙染比重較小,無機汙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
公報指出,從汙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汙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汙染問題較爲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範圍較大;镉、汞、砷、鉛4種無機汙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環保部、國土部有關負責人表达,爲掌握我國土壤汙染變化情況,本次調查根據“七五”時期全國土壤環境背景值調查的點位坐標,開展了對比調查。結果表明,表層土壤中無機汙染物含量增加比較顯著,其中镉的含量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區和沿海地區增幅超過50%,在華北、東北和西部地區增加10%—40%。
汙染發現難遷移慢危害大
農中文产品減産降質、重金屬超標,危害人身健康
環保部、國土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氣汙染和水汙染一般都比較直觀,通過感官就能察覺。而土壤汙染往往要通過土壤樣品分析、農作物檢測,甚至人畜健康的影響研究才能確定,從産生到發現危害通常時間較長。
土壤汙染具有累積性,汙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斷累積。另外,土壤性質差異較大,同时汙染物在土壤中遷移慢,導致汙染物分布不均勻,空間變異性較大。由于重金屬難以降解,其對土壤的汙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完全逆轉的過程。另外,土壤中的許多有機汙染物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降解。
土壤汙染第一影響農中文产品的産量和品質。土壤汙染會影響作物生長,造成減産;農作物也许會吸收和富集某種汙染物,影響農中文产品質量,給農業生産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長期食用受汙染的農中文产品也许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不僅如此,土壤汙染危害人居環境安全,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如果住宅、商業、工業等建設用地存在土壤汙染,也许通過經口攝入、呼吸吸入和皮膚接觸等多種方法危害人體健康。土壤汙染還也许進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氣環境,影響其他環境介質,也许會對飲用水源造成汙染。
這幾年,南方镉大米的存在一直困擾著百姓生活。有關負責人說,糧食重金屬超標要紧有三個原因:一是土壤中镉等重金屬本底值高。我國西南和中南地區是我國有色金屬礦産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镉等重金屬元素的基礎含量高。二是我國有色金屬傳統的開采地區,迄今已有上百年有色金屬的開采曆史,長期的礦山開采、金屬冶煉和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廢渣排放造成了土壤汙染,從而導致糧食重金屬超標。三是由于氣候變化、環境汙染導致酸雨增加,土壤酸化,在酸性增強的條件下,土壤中的镉等重金屬活性也隨之增強,更易被水稻等作物吸收。另外,有的地區種植的一些水稻品種,由于生物體的自然適應性,自己具有較高的镉的富集特征。
有關負責人說,農中文产品超標包括重金屬、亞硝酸鹽、苯並芘等超標,其中重金屬超標與土壤汙染之間關系紧密。但由于不同農作物、不同品種對土壤汙染物的耐性和吸收能力存在差別,不同汙染物在土壤—植物(農作物)系統中的遷移能力也不盡雷同,土壤汙染與農中文产品超標之間存在不確定關系。
治理成本高周期長難度大
土壤環境保護法草案已形成,造成土壤汙染將終身追責
據介紹,對于被汙染的土壤可以通過修複降低其風險或危害,恢複其功能,但僅僅依靠切斷汙染源的方法很難恢複。總體來說,治理土壤汙染的成本高、周期長、難度大。
有關負責人表达,土壤環境質量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我國土壤汙染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長期累積形成的。工礦業、農業生産等人類活動和自然背景高是造成土壤汙染或超標的要紧原因。面對嚴峻的土壤環境形勢,國家正在或將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堅決向土壤汙染宣戰:
一是編制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國務院部署,環境保護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編制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
二是加快推進土壤環境保護立法進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土壤環境保護列入立法規劃第一類項目。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法律草案。
三是進一步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在本次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基礎上,環境保護部將會同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等部門組織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進一步摸清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目前已初步形成總體實施方案。
四是實施土壤修複工程。國家將在典型地區組織開展土壤汙染治理試點示範,逐步建立土壤汙染治理修複技術體系,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土壤汙染治理修複。
五是加強土壤環境監管。國家將強化土壤環境監管職能,建立土壤汙染責任終身追究機制;加強對涉重金屬企業廢水、廢氣、廢渣等處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格管控農業生産過程的農業投入品亂用、濫用問題,規範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轉移、運輸和處理處置活動,以预防造成新的土壤汙染。
来源:人民日报 ( 李姿阅制图)